文章詳情

不鏽鋼特性的幾點誤解

日期:2025-06-29 05:06
瀏覽次數:641
摘要: 不鏽鋼特性的幾點誤解 誤解一:“不鏽鋼不會生鏽,生鏽的就不是不鏽鋼” 我們知道,普通破鋼碳鋼與大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在金屬表麵形成氧化膜,然後繼續進行氧化,使鏽蝕不斷擴大,形成“千層糕”式的腐蝕物,直至爛穿。當然,人們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屬(例如鋅、鎳和鉻)進行電鍍來保護碳鋼表麵,但是,這種保護的保護層僅是一層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麵的鋼便又開始鏽蝕。但不鏽鋼不同,當它的含鉻量達到12%左右,與大氣接觸,在鋼的表麵會產生一層鈍化膜(Cr2O3),它是致密的富鉻氧化物.有效地保護著...

不鏽鋼特性的幾點誤解

誤解一:“不鏽鋼不會生鏽,生鏽的就不是不鏽鋼”


    我們知道,普通破鋼碳鋼與大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在金屬表麵形成氧化膜,然後繼續進行氧化,使鏽蝕不斷擴大,形成“千層糕”式的腐蝕物,直至爛穿。當然,人們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屬(例如鋅、鎳和鉻)進行電鍍來保護碳鋼表麵,但是,這種保護的保護層僅是一層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麵的鋼便又開始鏽蝕。但不鏽鋼不同,當它的含鉻量達到12%左右,與大氣接觸,在鋼的表麵會產生一層鈍化膜(Cr2O3),它是致密的富鉻氧化物.有效地保護著不鏽鋼的表麵,特彆是能防止進一步氧化。這種氧化膜極薄,透過它可以看到鋼表麵的自然光澤,使不鏽鋼具有獨特的表麵特性。如果表層氧化膜被破壞,所暴露出的鋼表麵會和大氣中的氧發生反應,重新形成鈍化膜。繼續起保護作用。因此,在此理論的引導下,許多人認為,不鏽鋼是不會生鏽的。


    但總有不鏽鋼的使用客戶反映,他們使用的不鏽鋼出現了腐蝕現象,是不是購買了劣質不鏽鋼?其實,排除部分真正購買了劣質不鏽鋼的因素,其餘是因為對不鏽鋼了解不夠深入而產生的一種誤解。我們知道,不鏽鋼是不鏽耐酸鋼酌簡稱,它由普通不鏽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在空氣或弱介質中能抵抗侵蝕的鋼叫不鏽鋼,即普通不鏽鋼:在某些強腐蝕介質中能抵抗侵蝕的鋼叫耐酸鋼。通常情況下,一種不鏽鋼可能在某些介質中具有良好的耐蝕性,但在另外的介質中,卻可能因化學穩定性低而發生腐蝕。所以說.“不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種不鏽鋼不可能對所有介質都耐蝕。事實上,如果不鏽鋼的表麵存在雜質、汙物以及缺陷部位鈍化膜損壞等,都會導致不鏽鋼生鏽。研究表明,不鏽鋼的主要腐蝕形式有均勻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晶間腐蝕和應力腐蝕等。比如點腐蝕是一種電化學腐蝕,指在金屬材料表麵局部發生蝕孔,深淺不一,有的穿透鈍化膜向縱深發展,嚴重的甚至會形成穿孔。特彆是在含有氯離子的介質中中,*容易引發點腐蝕。


    所以不鏽鋼生鏽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情況,和其本身耐腐蝕能力、使用方法、使用介質都有關係。不鏽鋼不是不會生鏽,世界上冇有永不生鏽的金屬。

誤解二:“不鏽鋼冇有磁性,有磁性的就不是不鏽鋼”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對不鏽鋼一知半解的人是通過有無磁性來判斷不鏽鋼的,冇有磁性的就是不鏽鋼,有磁性的則不是不鏽鋼,是不鏽鐵。比如我們去超市購買不鏽鋼物品時,超市的售貨員可能會告訴你同樣的識彆方法,甚至還會拿一塊磁鐵出來,讓你親目試一試。


    其實,這是因為對不鏽鋼概念不清而產生的又一種誤解。從金屬學角度來看,“鋼”和“鐵”僅僅在於碳含量的區彆,和磁性無關。事實上,常見不鏽鋼按金相組織特點分類,主要可分為奧氏體不鏽鋼馬氏體不鏽鋼和鐵素體不鏽鋼三類。


    奧氏體不鏽鋼是應用範圍*廠的不鏽鋼,它的含鉻量約為18%,含鎳量約為8%屬於鉻鎳不鏽鋼,習慣上義稱為18-8型不鏽鋼。它的含碳量較低,由於鎳的加人,經過固涪處理後,室溫下其顯微組織為單相奧氏體,通常是冇有磁性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有可能出現磁性。如304不鏽鋼,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出現少量的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它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此外,304不鏽鋼經過冷加工後,可在鋼內析出少量的馬氏體組織,此時鋼就會有一定磁性,且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鋼的磁性也越大。


    馬氏體不鏽鋼屬於鉻不鏽鋼,它的含碳量較高,經熱處理後,能顯著調整其力學性能。因此,這類鋼一般都要經過淬火、回火後才使用。室溫下,其顯微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強的鐵磁性,如1Cr13、2Cr13、3Cr13 、4Cr13 、7Cr13等。


    鐵素休不鏽鋼也屬於鉻不鏽鋼,其含鉻量一般大於為11.5% ,室溫下,其顯微組織為單相鐵素休組織,即使將鋼從室溫加熱到高溫(900~1100℃ ) .其組織也不會發生顯著變化。這類鋼也具有較強的鐵磁性,代表的牌號有430等。


    從上麵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用是否具有鐵磁性來判定不鏽鋼材質的方法是不正確的。首先,作為*常用的奧氏體不鏽鋼,比如304,它也是有可能有磁性的,其次,即使是馬氏體或鐵素體不鏽鋼,其耐腐蝕能力可能稍差,但綜合考慮其價格和使用環境,隻要使用得當,也是完全可以耐腐蝕的,是完完全全的不鏽鋼。
 

誤解三:“不鏽鐵不是不鏽鋼”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提到“不鏽鐵”。比如,去超市挑選不鏽鋼製品時超市的售貨員可能會告訴你,共有兩種類型,一種質量比較好,是不鏽鋼做的,價錢要貴一點;另一種質量差一些,是不鏽鐵做的,但價格相對要便宜。如果在網上搜索“不鏽鐵”,你將會得到大量的與“不鏽鐵”相關的信息。這顯示,有這麼一種觀點很普遍,那就是不鏽鋼與不鏽鋼鐵之所以質量上有區彆,就是因為“鋼”和“鐵”的區彆,鋼自然好,“鐵”百煉才能成“鋼”。


    那麼,是不是真的存在不鏽鐵這種材料呢?查閱資料,所有正式的鋼鐵手冊中都是冇有“不鏽鐵”這個說法的。另外,可以查閱得知:黑色金屬,是指以鐵及鐵碳為主的合金,它又可以分為純鐵(含碳量小於0.0218%的鐵碳合金)、鋼(含碳量大於0.0218%而小於2.11%的鐵碳合金)、鑄鐵(含碳量大於2.11%的鐵碳合金)三類。


    查閱各類不鏽鋼標準,即便是含碳量較高的馬氏體不鏽鋼7Cr17,其含碳量也隻是在0.6%~0.75%,遠遠低於鋼與鐵的分界線2.11%。所以,從碳含量來講,所有的不鏽鋼,無論是奧氏體、馬氏體、鐵素體,都屬於“鋼”的範疇。


    所謂不鏽鐵隻不過是一種口頭上的叫法,一般就是指馬氏體不鏽鋼和鐵素體不鏽鋼。這兩類不鏽鋼一般都不含鎳屬於鉻不鏽鋼,常見的有430、410等等,與奧氏體不鏽鋼相比,它們的抗腐蝕能力要弱一點,價錢也相對要便宜,且都具有鐵磁性。但現在鋼廠開發了很多高性能鉻係不鏽鋼,無論從耐腐蝕還是價格上,都與常用304有的一比。


    另外,有部分人認為200係不鏽鋼屬於不鏽鐵,這更是一種錯誤的觀點。200係不鏽鋼現在應用越來越廣泛,由於有很多小鋼廠都在生產此類鋼種,所以質量參差不齊,但大鋼廠的200係不鏽鋼都是有保證的,200係不鏽鋼屬於奧氏體不鏽鋼。

 

陝公網安備 610104020003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