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日期:2025-05-02 18:55
瀏覽次數:1173
摘要: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截水溝又稱天溝,一般設在挖方路基邊坡以外或路堤上方.側溝指線路兩側的排水溝。

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專業不鏽鋼天溝加工製作包工包料13571866485。水對土體的軟化和衝蝕作用,是影響路基堅固和穩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的各種病害:如翻漿冒泥、下沉擠出、凍害、邊坡坍塌、滑坡、陷穴、岩溶等,其發生和發展或多或少與地麵水、地下水的活動有關。因而,做好排水工作,是保證路基經常處於乾燥、堅固和穩定狀態的首要措施。《鐵路技術管理規程》 和《 鐵路工程技術規範》明確規定:路基要有良好的排水設備,被水浸泡.後易於鬆軟的土質和易於軟化的岩石路基,如有被水浸泡的可能,更應特彆注意做好地麵排水與地下排水工程,所有排水設備應及時清理,保持流水暢通和狀態良好。
    
排水溝是設於路堤護道的外側,用以排除路堤範圍內的地麵水和截排從田野方麵流向路堤的地麵水的地麵排水設備。
 
 鐵路工程技術規範》 規定:“平坦地帶,橫坡不明顯,且路堤高度小於2m 時,宜在路堤兩側設置排水溝。
 
 當路堤高度大於2 . 0m 時,可以隻在大麵積橫坡方向的上方設置排水溝。在路堤高度小於2 . 0m 的平原地帶,確認下側不會有積水和造成地麵徑流的可能時,也允許隻在上方設置排水溝。
 
在農田地區,常把開挖排水溝的棄土置於排水溝的外側,築成擋水撚,以阻擋農田排灌水流入排水溝。擋水撚頂寬一般采用0 . 5m ,兩側邊坡坡度不大於1 : 1 ,靠排水溝一側的坡腳與排水溝之間應留出適當的距離。
 
 緊靠路堤護道外側的取土坑,如能適當控製其深度,以連接上、下遊的排水溝或排水通路,則可利用於地麵排水。此時,取土坑底部宜做成由兩側邊緣向中間傾斜的%一%的橫坡,或在取土坑中部設置適當斷麵的排水溝。 
  側溝位於路塹路肩邊緣的外側,用以彙集和排除路塹範圍以內的地麵水。在線路不填不挖的地段亦應設置側溝。
  
側溝水不宜流入隧道排水溝內。因此,當出洞方向路塹為上坡時,側溝要用與線路縱坡相反的坡度,稱為反坡排水。隻有對長度為300m 以下的短隧道,在洞外路塹水量較小,且含砂量小,不易淤積,修建反坡排水將增加大量土石方等困難條件下,才允許將側溝水引入隧道排水溝內,但應驗算隧道水溝斷麵(不夠時應予擴大),並在優異洞口設置泥砂沉澱井。
  
側溝水應排出路塹以外,在填挖交界處沿山彎轉偏離路基排出,以防衝刷路堤。但對深長路塹和反坡排水的側溝,可以根據地形條件增建穿越路基的橫向蓋板水溝,將水引排到路基的外側,在路塹邊坡較低處,開挖馬口排走。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天溝位於塹頂邊緣以外,可設一道或幾道,用以截排塹頂上方流向路塹的地麵水。
  
天溝距塹頂距離過大,則未被截住的地麵水也較多,對邊坡穩定不利,但若距離過小,也有因滲而影響邊坡穩定的危險。因此,天溝到塹頂的距離,應從這兩方麵出發,根據邊坡土質和一旦邊坡坍塌對線路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來決定,一般情況下,不宜小於5m 。如果土質為不易滲漏的岩石,豁性土,或對天溝已采取防滲措施,或路塹不高,即使邊坡坍塌也不致影響行車時,可以減小到2m 
  
濕陷性黃土有遇水易於溶蝕和形成陷穴的特性。因此,濕陷性黃土地區的天溝距塹頂的距離一般不應小於10m ,同時還應加固防滲。
如果塹頂上有棄土堆,天溝一般應設在棄土堆以外2.05.0m 
截水溝設置於路塹邊坡平台上及排水溝,側溝、天溝所在部位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以截排邊坡平台以上的坡麵水或所在地區的部分地麵水。
排水溝、側溝、天溝、截水溝的縱坡,一般不得小於2‰,*好為3‰~4 ,以保證一定的流速,避免淤塞。僅在平坦地帶排水出口受到限製或反坡地帶工程量增加很多時,才允許減到1‰。路基排水設備中排水溝、側溝、天溝和截水溝
在線路坡度大於2‰的路塹裡,側溝一般選用與線路縱坡相同的縱坡。
天溝、截水溝的縱坡應相應於水溝延伸方向的地形地勢,以免增加工程數量。同時縱坡不宜過大,以免溝底被衝刷或形成急流狀態。每一下遊坡度亦應不緩於其上遊的坡度,使流速自上遊至出口能逐漸緩慢增加,把水迅速排出,防止淤積。但相鄰的坡度差亦不宜過大,以免造成衝刷,當天溝引入橋涵或天然溝穀時,應使人口處溝底標高略高於橋涵或天然溝穀底部的標高。
排水溝、側溝、天溝、截水溝的斷麵尺寸應根據流量計算決定。計算時洪水頻率采用1/25 , 並保持溝頂高出該流量水位0.2m 。一般可不進行計算,而采用底寬0.4m ,深為0.6m 的梯形斷麵。側溝的邊坡,靠線路一側一般為l : 1 ,外側與路塹邊坡相同,當有側溝平台時,亦為1 : l ;在砂性土中,兩側均應不陡於1 : 1 1 : 1.5 。天溝、截水溝、排水溝的邊坡應根據土質和邊坡高度決定,一般采用1 : l1 : 1 . 5 
在乾旱少雨地區或岩石路塹中,側溝深度可減少到0 . 4m 。但對半岩質岩石的側溝,仍應按土質考慮。
考慮到一般情況下側溝水的流量由出口往分水點是逐漸減少的,因而在反坡排水地段或線路坡度小於2‰的路塹裡,為減少工程數量,允許將分水點的側溝深度減少到0.2m 

陝公網安備 610104020003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