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14年前後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有望發揮作用

日期:2025-05-03 05:59
瀏覽次數:1374
摘要:


2014年前後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有望發揮作用
中鋼協牽頭編製的鐵礦石指數計劃在本月開始試運行。對於這一個新生的指數,編製小組中的一位專家坦言,“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要真正發揮作用,恐怕要等到全球鐵礦石供需結構逆轉之時。而目前業內對這一時點的預期是2014年以後。
  記者獲悉,中鋼協成立了“鐵礦石指數編製小組”,並曾在7月下旬與礦山協會、冶金信息中心共同召開會議,召集國內各大鋼廠和行業資訊機構征集編製方案意見。根據公布的初擬編製方案,“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由“國產礦指數”和“進口礦指數”兩個分項組成。前者以14個省區市、32個礦山區域的乾基鐵精礦價格作為計算基礎;後者以鋼協和五礦商會會員企業有關數據為依據,並參考8個國內港口進口鐵礦石市場成交價格作為基本數據。*後加權計算“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該指數將按周公布,計劃於8月份試運行,10月份正式推出。
  指數麵臨多方挑戰
  而這樣的指數,要麵臨的挑戰將是多方麵的。
  首先是人力缺乏帶來的時效性問題。不管是目前被鐵礦石定價公式采用的主要指數普氏指數,還是其他市場上通行的指數,皆為按日發布,實時反映每日成交情況。這也是大礦山朝全現貨交易發展的數據依據。而中鋼協領銜的中國指數每周才發布一次,在時效性上相比較為落後。
  “因為人手根本不夠。”中鋼協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編製小組的核心成員不到10人,且冇有一人有過切實的指數編製經驗。對比目前主流鋼鐵資訊機構號稱上百人的數據采集團隊,人力缺乏可見一斑。其次,中鋼協作為中國鋼鐵企業利益的代表機構,其“非第三方”的身份飽受質疑。
  普氏能源資訊亞太區商務拓展**總監華大威在給本報回複的郵件中表示,作為全球鐵礦石交易的基準價格,首先要做到保持中立立場。“一個指數要想取得成功,獲得市場參與者的認可,必須被證明是中立而客觀的,並且不會傾向於行業的任何一方,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同時,指數也需要“采用透明的估價體係並且向市場各方確認信息的可靠性”。
  *後,決定鐵礦石價格的根本因素在於供求關係,而非選用哪種指數。因此,在目前全球鐵礦石供應依然偏緊,上遊礦山又壟斷程度極高的情況下,指數隻是市場的一種反映,而不能改變市場。也就是說,即使現在鐵礦石定價公式就采用了中國指數,依然不能改變礦價高企的局麵。
  力求發出中國聲音
  指數編製小組其中一位專家在與記者談及此話題時坦言,中鋼協也深知“中國指數”麵臨的各種尷尬。特彆是在以普氏為代表的國外指數已經相當成熟的情況下,中鋼協領銜的“中國指數”是否有必要編製,在中鋼協內部亦曾經曆很激烈的爭論。但有關方麵*終決定著手編製,核心的想法就是“發出中國聲音”。
  “中國是全球*大的鐵礦石需求國,必須有我們自己的聲音。即使目前影響十分有限,但可以先通過向各大鋼廠推廣,累積市場影響力,再逐步向礦山推介。若工作得以堅持,待全球鐵礦石供需結構逆轉時,"中國指數"或許就可以真正發揮作用。”上述專家說。
  業內根據未來幾年礦山擴產的情況,以及鐵礦石需求量,預測出2014年前後,礦石供需結構將有可能逆轉,由目前的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據此,部分鋼協人士的想法是,在中國作為需方,能夠逐漸占據主動時,已經運作數年、逐步成熟的“中國指數”就將有用武之地。

本文來自:鋼管天下,詳細請參考:http://www.xabuxiugang.com/

陝公網安備 610104020003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