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李世俊中國鋼鐵若還單純追求規模風險很大

日期:2025-05-05 05:46
瀏覽次數:1349
摘要:

李世俊中國鋼鐵若還單純追求規模風險很大

“國內鋼鐵業跨區域、跨所有製兼並重組進展緩慢,從目前的態勢看,2009年初《鋼鐵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提出的‘國內排名前5位鋼鐵企業的產能占國內產能的比例達到45%以上’的目標難以實現。”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提供的一組數據,道出了目前國內鋼鐵業麵臨的發展尷尬:鋼鐵集中度不升反降,鋼鐵投資則不降反升。
  重組進展緩慢
  作為鋼鐵產業政策中明確的國內重組兼並主體,寶鋼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推進兼並重組的道路並不平坦,數據顯示,今年1到7月,國內排名前5位鋼鐵企業的產能占國內產能的比例為28.8%,而去年同期為33%;國內排名前10位鋼鐵企業的產能占國內產能的比例為48.2%,而去年同期為48.4%,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
  而與寶鋼等國有鋼鐵企業相比,一些有意在鋼鐵產業中尋求投資機會的民營企業,同樣在鋼鐵投資和重組上步履維艱。
  複星集團一位負責鋼鐵業投資的內部人士就告訴《**財經日報》記者,儘管公司如今的投資重點主要放在消費等輕資產領域,但也冇有放棄鋼鐵業的投資機會,公司一直在國內各地尋找和洽談合適的重組項目,不過今年一個鋼鐵項目都冇有談成。
  “企業有盈利的時候都不會想被重組,但現在很多企業已經在虧了重組依舊困難,因為各地政府都希望進行本地區的兼並重組,以將稅收留在本地,也將產能置換的指標留在本地。”一位鋼鐵行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包括河北、山西、安徽在內的多個省市,都陸續出台了加快省內重組的規劃,河北鋼鐵、太原鋼鐵、馬鋼等各省內的大型鋼企,都被賦予了重組省內中小鋼企的重任,記者從多個企業了解到,一些民營鋼鐵企業並不願意被重組,即使采取“漸進式重組”的方式,也是整而不合。
  上述人士對記者坦陳,現在很多國有企業對整合民營鋼鐵企業也不是很積極,畢竟很多民營企業的設備都需要淘汰,一旦整合到旗下,淘汰設備的成本還需要由重組方承擔。此外,很多民營鋼鐵企業在環保設施方麵有不少“偷工減料”的地方,納入國企之後,勢必要對其投入較高的環保改造成本。
  投資頂風增長
  未能完成國家政策製定目標的並不僅僅是鋼鐵業的集中度,早在金融危機爆發時,國家有關部門就明確表示,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鋼鐵項目,然而今年以來,鋼鐵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在不斷增長。
  徐樂江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鋼鐵工業完成投資的增長率為17.5%,而去年同期隻有1.6%。而與此同時,行業利潤率卻在下降,負債上升導致財務費用大增。1~7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3.18%,同比下降了0.09個百分點,而行業平均負債率65.6%,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
  “現在的情況是,中小企業的產量增幅大於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小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還可以頂風上項目,大型鋼鐵企業的新建項目計劃卻被卡在路上。”上述鋼鐵行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鋼鐵行業還是地方GDP和就業的重要支撐。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分析師李世俊昨天也指出,地方投資拉動經濟的衝動與中央的目標不儘相同。中鋼協在2005年時曾經對中國鋼消費進行過預測,當時就由於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規劃的目標值有很大的差異,做了兩套預測數據,五年過去後發現,還是根據地方規劃做出的預測更接近實際情況。
  李世俊預計,對於中國的鋼鐵業來說,如今還單純追求規模的擴張風險很大,因為“十二五”期間,中國鋼鐵消費將降至個位數,行業競爭也將在未來幾年達到****的激烈程度,而選擇差異化戰略、低成本戰略、集中化戰略的企業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
  徐樂江也預計,“十二五”期間,產能過剩將是一種常態,中國鋼鐵業進入微利化時代,而中國鋼鐵業的競爭將由過去的產品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以服務創造價值挖掘利潤空間。

詳細請參考:http://www.xabuxiugang.com/

陝公網安備 61010402000317號